C肝引發肝癌 比B肝多5倍
自由時報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 台灣約有30萬到40萬人罹患C型肝炎,尤其以南部地區的中、老年人口最多。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指出,C肝引發肝癌的機率是B型肝炎的5倍,且C肝患者如果大量喝酒、攝取高脂肪食物,罹患肝癌的比例更增加10倍以上。 令人憂心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無法研發出有效疫苗,現行治療藥物只能達到一半的治癒率,還會產生惱人副作用。 南部地區曾出現「C肝村」,6成村民全是C肝患者,追蹤原因是早期醫療資源城鄉差距大,民眾曾經到藥房看密醫,又有「吊大筒」(注射點滴)病才好得快的迷思。 賴明詔指出,台灣在實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與免疫蛋白預防注射後,B肝已獲得控制,但是C肝病毒發現得很晚,在1970年之前,人們壓根沒有想到針頭清潔與否和注射安全的問題,以致透過不潔針頭注射而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病患有增加趨勢。 賴明詔指出,人類肝炎病毒有A、B、C、D、E五種,其中感染A和E型病毒會引起急性肝炎,B、C、D型病毒為慢性肝炎,研究證實,有8成到9成的肝癌都是感染B肝病毒引起,目前已有疫苗可以控制,不過全台約有2%的C肝盛行率,患者估計約有40萬到50萬人,人數雖然沒有B肝患者多,但有50%至80%的 C肝患者會慢性化,成為肝硬化及肝癌。 賴明詔指出,C肝病毒會造成基因突變,導致癌症發生,或是引起淋巴腫瘤。C肝病毒透過與血液接觸進入人體,會攻擊肝臟細胞、繁殖,引起肝臟發炎。 C 肝疫苗研發困難重重,賴明詔指出,由於C肝病毒會持續變化,研究曾發現,就算人體產生抗體,卻仍然無法產生保護功能,「病毒相當聰明,它找著方法閃躲免疫系統的攻擊。」全球都有藥廠希望能發展C型肝炎的藥,但截至目前為止,臨床實驗都尚未成功,各界都還在努力瞭解C肝病毒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