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browsing tag

中醫

【轉貼】11點還沒睡,錯失養肝時機!中醫師:熬夜常按5穴位,養肝血、消疲勞

原文 : 良醫健康網 1. 期門穴:位於胸下第六條肋骨間處,可疏肝解鬱,排除肝氣鬱滯。 2.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督脈旁約1.5寸(約4公分)處,能疏肝利膽,降火退熱。 3.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與第二指間隙後方凹陷處,可疏肝解鬱、清熱利膽、清肝明目。 4.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內側上方約3寸(約為手指四指寬)處,是肝、脾、腎三經交會之處,可養肝血、補脾氣、滋腎陰的效果。 5. 足三里穴:自膝蓋外側凸起往下四指寬,小腿骨外側約一姆指寬處,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專家諮詢:中西醫師 陳至奐醫師

【轉貼】為冷美人暖腳!破除2大錯誤觀念

作者:李璧如(身心靈全面觀照的人文中醫) 80%以上的女性,冬天手腳冰涼。由於手腳的神經末梢距心臟較遠,低氣溫又使血管收縮,血液供給不足(血液優先供應腦及內臟等重要器官),導致手腳冰涼。 手腳容易冰冷、麻木,中醫認為多是氣血不足、陽虛所致,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無法溫暖身體,抵禦外來寒邪。加上腳趾、膝、肩、手指等都是活動量較多的關節,脂肪少,熱量易散失,更容易覺得冷。 這當中有些是慢性病患,如甲狀腺、腎上腺功能減退、貧血等。但多數女性主要因長期工作緊張、生活壓力過大或者情緒波動等引起氣血失和、陰陽不諧,而處於亞健康狀態。 氣血失和引致氣虛或者氣鬱,體內陽氣缺少動力或遭阻滯,不能到達四肢則手腳冰冷;氣不生血導致血虛或氣滯血瘀,長處亞健康狀態,沒有得到正確的對治,可能積勞成疾,發展成各種疾病。 欲改善此種情況,應從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入手,比如運動、按摩,加上辨證食療,乃至藥物調理,才能取得全面療效。 適量運動,不宜大汗出 女性通常好靜,血循較慢,這也加劇冬天手腳冰涼的現象。建議平常久坐或工作中長時間站立的女性,應有意識地多走動,多做伸展運動,使身體產熱,促進血循。如果規律地晨運,整天都可以充滿活力。也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冬季大量出汗,「發泄陽氣」,反而不利健康。可以選擇能讓身體充分發熱,卻又不會大汗淋漓的運動,再加上一些肌力運動,應有助改善虛弱體質、強化體溫調節能力。 暖身錯誤飲食觀念 1.吃熱性食物可以暖身? 錯。很多人其實內火很重,而體表卻感覺寒冷,這是典型的「寒包火」體質。如果再多吃熱性食物、大補特補的話,內火越來越重,而身體卻感覺越來越冷。這種情況,最好求醫,自己也要多活動,把鬱熱發散到四肢。 2.補血也有暖身效果? 紅棗、枸杞、當歸、阿膠等補血藥只適合一部分冷美人,陽虛體質者必須另闢蹊徑,「寒包火」者則不宜常吃麻油爆薑。最好詢問中醫,瞭解自己體質,因為每個人的虛證都不會一樣。 調整日常生活習慣 1.很多女性熱衷減肥,不敢吃飽,營養失調,熱能不敷身體所需。加上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睡眠不足,身體很難承受這種折磨,自然會「造反」。 2.泡澡和泡腳:溫熱促進血循,可在浴缸放入煎煮好的生薑或桂皮濃汁泡澡。若手腳冰涼情況嚴重,每晚可用「熱水+米酒+薑」浸泡,同時按摩足腿20分鐘以上。 穴位按摩,緩解畏冷 穴位按摩治療手腳冰涼的原理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循和新陳代謝。可經常按摩以下4個穴位: .揉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心前三分之一處,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該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 .揉搓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心前三分之一,中指、無名指間直下處。一手握拳,揉搓另一手的手心,直到微熱,再換另一手,交替進行。 .按揉氣衝穴:氣衝穴位於兩大腿根內側,此穴下邊有一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出現熱氣下注的感覺為佳。 .按揉腎俞穴:腎俞穴位於兩邊腰眼〈肚臍後方命門穴兩旁各旁開兩橫指寬處〉,輕輕用力,兩邊各按揉100餘次。

老中醫不外傳的十個養腎秘密

腎臟健康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健康問題,比如:失眠、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噁心、胃疼、便秘、畏寒怕冷、腰酸背痛等,都是腎虛的表現,怎麼養好腎?有媒體披露了老中醫不外傳的十個養腎秘密。 1.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風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湧泉穴等,每晚睡覺前按揉按揉,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2.大便要通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還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等。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一種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3.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髒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方法之一。 5.吞唾液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您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您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口水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的作用。 6.飲食養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外,核桃等堅果類食物也可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7.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都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8.避免勞累節制房事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9.慎用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認真閱讀說明書,需要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專家。 10.運動養腎 通過運動養腎糾虛,具體方法是: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后,分別放在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做1遍,每遍約200次,具有補腎納氣的功效。

冬病夏治 三伏貼調體質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日電) 中醫對於冬季較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的三伏天,採取穴位敷貼方式調整體質,可減少冬季發作機會。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楊成湛指出,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陽勝之際,每隔10天把辛溫溫陽、逐痰祛寒、減敏定喘及化痰止咳等功效的藥餅,敷貼在患者背部穴位3次,以達到治療效果,這種治療方式稱為「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 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分別為初伏7月13日、中伏7月23日、末伏8月12日。 楊成湛表示,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是依據中醫春夏補陽、冬病夏治的醫理原則,在夏季最炎熱的三伏天,透過穴位敷貼來調整體質,以減少冬天疾病發作的機會。 楊成湛指出,氣喘、過敏性鼻炎和慢性咳嗽等冬季好發的疾病,都屬於肺系疾病,人體在三伏天時陽氣旺盛,皮膚腠理完全開泄,這時選取特定穴位貼敷藥餅,藥物最容易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再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每次敷貼時間為4至6小時,楊成湛說,經研究顯示,接受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的患者,經連續治療3年後,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效果相當不錯。 不過,楊成湛提醒,三伏貼療法是經由皮下吸收和穴位刺激達到治療效果,可減少服藥造成腸胃道負擔,雖然適合幼兒和老人,但孕婦、1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發燒和咽喉發炎等患者並不適合使用三伏貼。

腹中有無宿便? 把脈可見真章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31日 上午12:03 中醫只用脈診,也可以診斷出患者體內宿便卡在腸道裡!今年三十多歲的李先生,因為去年底健康檢查報告數據顯示紅字,代表健康已亮起了紅燈,不過,中醫師彭文光表示,透過脈診診斷發現,患者因為體內有黏稠宿便卡住而沒辦法排出體外,因此導致患者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的症狀。 彭文光醫師指出,根據脈診診斷,發現這位三十多歲的男性患者有宿便在腸道深處而無法順利排出,以致於患者出現肩膀緊繃又痠硬、腰痠、眼睛乾澀、肚子不舒服、夜間失眠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健康檢查報告才會出現警訊;這時候只要服用調胃承氣湯即可通便軟堅,和胃泄熱,改善原先產生的各種不適症。 不過,由於這道處方含有大黃、炙甘草、芒硝等中藥材,服用後會促進腸道劇烈蠕動,很多患者都因為疼痛、過度頻繁拉肚子而大感吃不消,甚至於胃部也可能會感到很疼痛,但這種疼痛是健康的疼痛,跟生病所引起的疼痛感不太一樣,若患者真的受不了,建議可事先服用平胃散來減緩脾胃、脘腹的不舒服情形。 彭文光醫師進一步指出,從患者脈象中可以診斷出,由於宿便太黏稠,以致於黏在腸道深處,因為一直排不出來,最後就影響到身體健康,像這種情況就必須透過促使腸道劇烈蠕動的方式,將宿便全部排出來,宿便清光後,患者的一系列不適症就可望解除,身體狀況就可望逐漸恢復正常。 — 可能我有這樣的癥狀. 應該早點去看醫生.

喜、怒、憂、思、恐五情 反映五臟功能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10日 上午9:52 因為情緒變化而致病,在西醫多屬精神科的範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廖桂聲表示,在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七種情緒變化是臟腑功能的活動的表現,也就是說,七情和人體臟腑氣血有很大的關連性,原則上,可歸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又因為要對應五臟,將七情歸納為喜、怒、憂、思、恐等五種情緒,悲、驚分別納入憂、恐。 廖桂聲醫師舉例指出,情緒變化和五臟間存在著某種聯繫性,譬如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這種對應關係,在古籍《黃帝內經》就有記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由此就可以看出,傳統中醫針對情志活動跟人體臟腑的生理變化有很深的描述。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所以任何情緒過度反應都足以影響人的精神活動,甚至於影響到內分泌,每一種情緒都往往能透過表情、聲音、行為表現出來,比方說,當心情高興時臉上滿面笑容,當感到悲哀時臉上愁眉苦臉,當心理憂思不定時臉上焦眉蹙額、愁腸滿肚,從這裡就能了解到情緒會改變人的容顏,若喜樂無常或悲哀太過,長期下來,恐將引起人體臟腑功能性紊亂,進而氣血失調,對身體健康恐怕造成傷害。 古籍《黃帝內經》對情緒傷身就有相關的說法,例如過度喜樂易傷心、神,過度憤怒易傷肝、魂,過度憂思易傷脾、意,過度悲哀易傷肺、魄,過度驚恐易傷腎、精、志。五臟化五氣,當五臟受損,人的神、魂、魄、意、志等意識或思維活動將出現障礙,最後導致患者出現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 過度情緒變化易致病,但情緒致病有很多種,所以必須仔細辨證用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廖桂聲表示,情緒致病範圍相當廣,除了不同疾病會有不同證候,所以必須進行辨證論治或臟腑辨證,同時視患者病情加減用藥,每個人的藥物都因為病情有差異而不太相同。 廖桂聲醫師指出,鎮靜安神類藥物是以安神定志為主,通常會用在心神不寧、陰虛陽亢等症狀或病症的患者;清熱瀉火類藥物是以情緒內傷為主要症候,常從熱化成火,也就是中醫說的「五志過極,皆可化火」的意思,一般會表現出火熱內盛的證候,比如躁擾不安寧、容易發怒、心情煩或心急暴燥等皆是。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疏肝解鬱類藥物是以調暢氣機、舒暢情志為主,因為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若因為受到情緒因素而內傷,將促使氣機鬱滯,影響肝的條達、疏泄等功能,以致於產生情緒不穩,進而出現肝氣鬱結的現象,同時患者又可看見胸脅出現脹痛等症狀。 去痰開竅類藥物是用來治療情緒所引起的疾病,又可分為清熱化痰與溫化寒痰兩類藥。由此可見,傳統中醫用於精神疾病的處方相當多,甚至可以加以分類,每個人也因病情不同而必須加減用藥,但中醫跟西醫的名詞、臟器功能、藥物治療目標,兩者之間並不能完全互相協調,所以互補長短的機會比較少。

找到一個我睡不好的原因

我之前一直很納悶, 為什麼我每到半夜3點就會自動醒來. 而且常常都是喉嚨癢到不行. 咳嗽咳起來. 之後我就得翻來翻去不好睡. 剛剛我就咳很久了, 但是天氣明明不會冷.不管我怎麼蓋棉被,我還是咳不停. 我睜開眼睛一看.我嘴巴距離蚊帳好近.喉嚨會那麼癢肯定是吸了很多灰塵. 原來我的蚊帳累積太多灰塵. 導致我吸了很多灰塵. Orz 兇手就是它. 我常鼻子不通, 都習慣用嘴巴呼吸.真是恐怖! 腎主納氣 : 腎臟攝納肺臟吸入之氣,從而調節人體呼吸運動。雖然人體呼吸運動主要由肺臟負責,但吸入之氣,必須由腎臟進一步攝納,呼吸才能順利通暢。因此只有肺、腎功能相互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的呼吸運動。所以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中醫理解正常呼吸運動 對腎來說,只有腎氣充盈,固攝、受納功能正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勻,氣道通暢。如果腎氣虛衰,未能適當地攝納吸入之氣,就會出現呼氣多吸氣少;患者表現吸氣困難,體力活動更加促使氣喘,自發性出汗、精神疲憊等,中醫統稱為腎不納氣之病証 文章來源 : 中醫腎的功能 …

按對穴位、吃對食材 護膚好臉色

自由時報 文/李思儀 中醫養顏美容已有悠久歷史,不論是古代後宮的佳麗,抑或王公貴族的妻女,均流傳著駐顏的秘方。其實,早在漢代便提及如何防治瘢痕與除疣的方法,而《神農本草經》中亦記載,白僵蠶能「減黑斑,令人面色好」、薏苡仁「去面黑」、白芷可「潤澤肌膚」、冬瓜子有「輕身減肥」之效、水萍能「除身癢,長鬚髮」;唐代更有針刺美容及食療美容的專書。 中醫注重的是整體辨證,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不論是痤瘡、面斑、皮膚癢,甚至是掉髮、髮禿等,皆與人體的經絡臟腑息息相關。緊緻肌膚必須透過針灸美容,其原理便是透過刺激經絡俞穴,達到調整臟腑機能的功能,並促進膠原蛋白的重組與再生。 ◎針灸常用的穴位可分為: ●印堂穴:針對額紋。兩眉正中間即是。 ●太陽穴:針對魚尾紋。位於眉尾後緣和眼角連線做一等邊三角形,三角形頂端即是。 ●扶突穴:針對頸紋可用。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將脖子向旁旋轉,即可觸摸到)後方,與喉結等高處即是。 民眾也可隨時按摩上述穴位,達到緊實肌膚的效果。 ◎婦女若有血瘀,需加按三陰交穴(即足內踝上,4根橫指處),氣虛則可加按合谷穴(即手虎口處)。 ◎藥膳食療: 以枸杞子6g、黃精3g、菊花3g、天門冬3g、百合3g、薏苡仁6g、用水1500cc,文火煎煮20至30分鐘去藥渣,取汁當茶飲用,即可延緩皮膚老化,達到潤膚美顏、防皺的效果。 (作者為台北市常生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綠入肝 黑入腎 有助強化解毒器官功能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近來許多人聞「炸」色變,甚至連知名連鎖速食餐廳的炸油含砷,若過去已將這些油炸食品吃下肚,該如何亡羊補牢?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秘書長陳俊明中醫師建議,可以煮綠豆甘草茶或黑豆甘草茶幫助清熱、解毒,減輕油炸之害。 陳俊明醫師說明,身體兩大解毒器官分別是肝臟和腎臟,綠入肝,黑入腎,綠豆甘草茶有助清燥熱,對解毒也有幫助。做法為取綠豆200公克,甘草60公克,綠豆、甘草比例大約2:1或3:1,放進10人份電鍋,內鍋水放2/3滿,煮熟即可飲用。 陳俊明另指出,吃油炸食物時可考慮配上一點白蘿蔔泥,也可以搭配生菜、竹筍、西瓜、椰子汁等食物,以中和燥熱;像日本料理的油炸食物就會附上白蘿蔔泥助解熱毒。另外,規律運動、正常睡眠也可幫助化解油炸之害。 陳俊明分析,油炸之害可分成「油」和「熱」兩部分。「油」之害在於,攝取過多油脂,身體體脂肪、血脂肪都會增多,造成肥胖、問題。「熱」之害主要對燥熱體質的人最不利,等於火上加油,所謂「氣有遺便是火」。若沒有運動習慣,更會感覺精神煩躁、易怒、精神不安,或失眠,特別是成長中的孩子,油炸東西一旦吃太多,不但可能長太胖,或生長過亢,更容易因失眠、情緒等問題影響學業、人際關係。 油炸東西吃太多導致火氣太旺,也會出現便秘、青春痘等症狀,胃火過多易造成消化機能過亢,患者很容易感到飢餓,便越吃越多,體型也會跟著走樣。至於消瘦、虛寒體質的人,所受影響較小,但還是不宜多吃。

認識自己的體質, 吃對水果.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主治醫師 楊淑媚 水果分溫熱、寒涼及平性,您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才能選對適合自己的水果。我們將體質概分熱性、寒性兩大類,您可依下面的簡易體質自我檢測表來進行檢測。若是熱性與寒性體質的項目都有打勾,則要看哪類被勾選的項目較多、哪種症狀較常出現,來判斷自己體質的熱、寒性。其實體質是複雜的,有時也會有寒熱夾雜的情形,也有的人雖然有火氣,但是他的火氣是虛火,也不宜多吃寒涼類水果,只可吃少量涼性水果,溫熱性水果碰不得,最好還是吃平性的水果。所以有時還是得請專業的中醫師來做體質判斷才較準確。 1. 熱性體質自我檢測 2. 寒性體質的自我檢測 頭部發熱、顏面潮紅 貧血、臉色蒼白 眼睛佈滿血絲 頭部常暈眩 常口乾舌燥 不易口渴、不愛喝水 常口乾舌燥 不易口渴、不愛喝水 不喜熱飲、嗜喝冷飲 不喜冷飲、喜喝熱飲 不喜吃熱性食物 吃不得寒性食物 喜歡說話,聲音又大又急 講話有氣無力,比較不喜歡講話 體溫比別人高、容易流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