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年婦女,憤怒有理!更年期的身心調適

2013-04-23 天下雜誌出版 文/蕭美君

現今婦女壽命平均長達七十八到八十五歲,更年期後的生活長達三十至四十年,可以過得很有活力且具影響力,與上一代或上上一代的婦女經歷大大不同。婦女若為了家庭或工作的和諧而保持緘默、壓抑,這些能量就找不到出口,付出的代價常就是婦女的身心健康。

中年的生活教給我們一個真相:人生有太多層面不歸我們控制,包括配偶、家庭、子女、工作等。真正的身心健康必須建築在確定與模糊的平衡點上。年輕時運作得很好的確定性與掌握性,已不適用中年後的人生。我們必須學著信任內心的智慧,這份智慧看不見、摸不著、量不出,更別說想要控制它。但是,妳可以相信它,感覺它,相信自己,感覺自己。

首先我們先簡單分類前更年期、近更年期、更年期。一般更年期過渡期就是指月經開始不規則的時候,一般是發生在四十五到五十四歲左右,這段時間卵巢功能下降,月經可能二到三個月才來一次,然後漸漸不來了,這段時間稱為「近更年期」。

月經超過十二個週期,一般是指月經不來已經約一年以上,才稱為「更年期」,台灣平均是在五十一歲左右。
四十歲以後月經雖然尚稱規則,但是因荷爾蒙逐漸下降,出現一些身心症狀,我們一般歸為「前更年期」;有些人明顯,有些人在這一期則完全沒特殊變化或感覺。

一般來說,更年期相關身心變化,在十個婦女中約有三個女性會有中度以上的症狀,而嚴重到必須要以醫藥處理者,約是一位左右。所以,不是每個更年期婦女都會有不舒服的現象。

下面我們要分項談談更年期身心情緒的微妙變化!

〔近更年期的煩躁與憤怒〕
中年婦女的身體和腦部,充分支持我們感受憤怒以及清楚表達憤怒的能力,而在中年以前的婦女,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杏仁核是情緒方面的總管,與海馬迴分泌的雌激素、黃體素和記性、飢餓感、性欲、憤怒有關。這些荷爾蒙濃度改變,有助於勾起舊日回憶,伴隨著強烈的情感,尤其是憤怒。

我們主張憤怒有理,尤其是中年的憤怒,它對改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憤怒是內心智慧強而有力的訊號,我們必須學會傾聽並且遵從其指示。
憤怒原因通常有:
.無法信賴別人的承諾。
.失去權力、身分地位和尊重。
.身體疼痛或情緒痛苦。
.為了配合別人的方便,被迫延後或取消重要或愉快的事件。
.無法取得我們認為理當合法屬於我們的東西。

情緒、荷爾蒙與健康的關係 情緒就像內心的燈塔感,幫助妳了解妳的生物化學是否平衡。了解自己的想和情感,能夠影響體內每一種荷爾蒙和每一個細胞,獲悉改變生化平衡而曾進健康的方法,就掌握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保健祕訣。

中年時期啟動了自我治療的過程
頭痛、身體肌肉疼痛、噁心想吐、失眠、焦慮、腹瀉、牙疼,和其他症狀在自我療傷過程中反覆出現。一段時間開始靜下心來,用心體會這些「病痛」的感受。每一次釋放強烈情緒後,症狀有時會在幾分鐘內消失。敞開心胸接受身體傳來的訊息,會加速復原的腳步。一次又一次的療傷止痛的過程中,最大的領悟將會是漸漸能自我治療,並了解情緒和症狀之間的關連是如此的緊密。

空巢症候群
就算沒有生育子女的婦女,面臨重大改變時,也會有空巢症候群的失落感、寂寞感和健忘。無論前半輩子的生活多麼安定,進入後半輩子時,總免不了面對某種形式的分離。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不要刻意漠視,反而要真心擁抱這份痛楚。

空巢症候群的痛苦雖一波波襲來,幸好假以時日,痛苦將會減輕。只要擁抱這所有的情緒,痛苦就會早些結束。這樣的空虛和不安定感其實是福不是禍,因為陣痛後將有新生活誕生。

在照顧自己和照顧他人之間求得平衡
持續性的照顧使我們緊緊結合在一起,全世界最需要的女性價值非照顧者的角色莫屬。但是女性有時候也因著這一項美德而做了不必要的犧牲。在這個時期,我們要做孝順的女兒、盡職的母親,和賢慧的妻子,才能獲得家人的愛及讚賞;因此,照顧他人的需求,往往先於照顧我們自己身心的需求。如果不停下腳步,先決定優先順序的話,這兩個互相衝突的需求將會損耗我們的健康。

社會上不少中年婦女,不但忙著照料患有老年失智症的長輩而必須離職,同時還要忙著料理家務,心力交瘁的結果造成血壓升高、膽固醇過高、焦慮症發作、心悸、失眠,和嚴重的熱潮紅。事實上,研究顯示,照顧患有慢性病的雙親或公婆的婦女,罹患疾病的比例,高於不需要侍奉雙親的婦女。

擺脫自我犧牲的枷鎖
我們每天都在做決定,每個決定都有它的後果;我們對自己的動機愈誠實面對,身體就愈健康。照顧別人也是一樣的事。下面幾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記得照顧自己。
.長期的文化觀念灌輸,使得婦女具有自我犧牲的傾向,如果妳經常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請放寬心,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區分照顧與照顧過度的差異。真正不求回報的照顧別人,可以增進健康,所以擔任義工的人身體健康狀況都有改善。但是如果想藉由照顧他人來彌補虧欠,因此擔負過重,反而有礙健康。所以,我們必須觀察,擔任照顧者的角色給我們什麼的感覺,務必要百分之百地誠實面對過度照顧的感受。
.自利有助健康。參與對我們最有利的活動最有益健康。這不叫自私,而是健康人生的基礎。妳愈全力參與喜歡的活動,妳和所屬的團體愈健康。
.照顧雙親或年邁的親戚可能是為了治療過往的傷痛。
.懂得授權與求助。照顧他人也是在學習如何劃分健康的界線、如何要求家人分攤責任,或以金錢回饋妳提供的協助。

增長智慧才能治療老化
.摒棄所有和老化有關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保持心靈活躍,別和社會脫節。
.培養樂觀的人生觀。
.經由思想和行為來積極消除負面人格特質。
.培養幽默感。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並經常運動。
.練習完全表達情緒,隨時治療人生創痛。
.不要輕言退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