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閱讀醫學檢驗報告

BUN (Blood urea nitrogen) : 尿素氮是蛋白質經過消化作用分解後所產生的代謝產物經過尿素循環在肝臟中轉換為尿素。一般人的血清尿素氮正常值為每100ml血液中含7-21 mg/dL。尿素氮是衡量腎功能的是否不足的主要指標之一。正常值為2.5-6.5mmol/L。當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或血容量減少的情況很嚴重,血液中尿素氮的值會增高。但尿素氮沒辦法反應早期腎臟病。

把g/dL轉換為mmol/L時要乘以0.357(每個尿素分子具有2個氮原子,1摩爾單位含有14g/mol的尿素)。

Creatinine : 肌酸酐又稱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謝的終產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應生成。 對正常成人來說,每日產生肌酸酐的量是恆定的,而且肌酸酐的產生量與肌肉量成正比,因此一般男性的數值比女性高一點。經常鍛鍊肌肉者和非素食者[1]的數值也較高。 肌酸酐的產生量一定,且僅有微量的肌酸酐會被腎小管再吸收。它的排泄量反映血液中的肌酸酐含量和腎小球的過濾速率,也就是腎臟的機能。當腎發生嚴重病變時,肌酸酐排泄受阻,血液中肌酸酐含量升高。血液中肌酸酐的測定,可以知道腎功能是否有嚴重障礙,肌酸酐的值越高,腎臟的障礙越大;但是血液肌酸酐只有在腎臟有嚴重障礙時才會大幅提高,不能作為早期腎臟病的指標。一般正常值為:男性 0.7~1.2 mg/dL(60~110 μmol/L),女性 0.5~1.0 mg/dL(45~90 μmol/L),五歲以下 0.3~0.5mg/dl,貓 <1.6 mg/dL(<140 μmol/L)。

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絲球體濾過率描述了通過腎臟過濾流體之流速。在評估腎臟的排泄功能機制是相當重要的。比如、慢性腎功能不全,及主要經由尿液排泄的藥物劑量而計算得的絲球體濾過率(或肌酸酐清除率)。這些排泄流體通常被認為是經由腎臟處理過的血液之液體過濾量。在生理學上,這些”液體過濾量”(容積血液流量且質量已去除)之間僅有鬆散相關。肌酸酐是由身體(肌酸酐為肌肉中的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的分解產物)自然產生的。它是自由地通過絲球體過濾,也活躍地在周圍毛細管中分泌非常小的量使得肌酐清除率高估過實際的GFR到10-20%。這種錯誤的邊限是可以接受的,由於考慮到肌酸酐清除率測量的易用性。不像精確的GFR測量涉及菊糖恆定輸注,肌酸酐已經在血液中呈現穩態濃度,因此測量肌酸酐清除率的麻煩是比較少的。然而,GFR肌酸酐估計也有其局限性,所有的估計方程依賴於24小時肌酸酐排泄率,這是相當變量之肌肉質量函數的預測。其中一個方程,克羅夫特-高爾特方程對於種族的測量判別並不正確。如具有較高的肌肉質量,血肌酸酐對於任何給定的清除率將高一些。 當只注意到血肌酸酐未能考慮到肌肉質量則會發生一個常見的錯誤。因此,一位具有<1.4毫克/分升>(1.4 mg/dL)血清肌酸酐的年長女性實際上可能就患有中等嚴重程度的腎功能衰竭,而一位年輕肌肉發達的男性在這樣的血清肌酸酐的水平下卻可以具有腎功能的正常水平。以肌酸酐為基礎的方程應慎用於惡病體質病人及肝硬化患者。比起以下方程的預測、他們往往具有非常低的肌肉質量及低得多的肌酸酐排泄率,使得具有血清肌酸酐<0.9毫克/分升>(0.9mg/dL)的肝硬化患者可能患有中等嚴重程度的腎功能衰竭。

Amylase(B) : 澱粉酶是胰臟和唾液腺兩大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酵素,通常代表胰臟功能的指標,正常人血清中的Amylase含量極少,正常值 28-100 U/L,但在急性胰臟炎時,會迅速升高,發病初期24小時血中澱粉酶非常高,約持續7-10天之久,故測定血清中Amylase含量常用協助診斷胰臟病變。 二、上升:澱粉酶增加於急性胰臟炎(70-95%)、胰臟假性囊腫(pancreatic pseudocyst)、胰管阻塞(膽囊炎、總膽管結石、胰臟癌、胰臟結石、狹窄、胰管括約肌痙攣)、腸道阻塞或梗塞、流行性腮腺炎(mumps)、腮腺炎(parotitis)、糖尿病性酮酸中毒、穿孔性消化性潰瘍、腹膜炎、巨澱粉酵素血症(macroamylasemia); 三、下降:胰臟功能不足、囊性纖維腫(cystic fibrosis)。慢性胰臟炎澱粉酶可能正常或降低。

Lipase : 脂酶,是一種催化脂類的酯鍵水解反應的水溶性酶(正常值: 22-51 U/L,檢測血清中的解脂酶活性可被用於急性胰臟炎和胰臟損傷的診斷與治療)。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個亞類。脂酶存在於基本上所有的生物體中,它在對脂類(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運輸和剪切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編碼脂酶的基因甚至也存在於某些病毒中。Lipase是一群胰臟製造的酵素,功能是將三酸甘油脂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胰臟炎時,lipase活性增加,當急性胰臟炎發作時,活性會立即升高。Lipase上升於胰臟炎、膽結石造成之腹痛、內臟穿孔、腸絞扼或腸梗塞、胰囊腫或假性囊腫、腹膜炎。 對於急性胰臟炎診斷,通常上升至正常值3倍以上較有診斷特異性,但血清amylase和lipase上升多寡與胰臟炎嚴重程度無關。Lipase的臨床敏感度及專一性較amylase佳。 胰臟炎時,腹水lipase活性會增加,胸腔滲出液lipase活性亦會增加。

D. Bilirubin (Direct Bilirubin D-Bil) : 直接膽紅素,正常值:0.4 mg/dL 以下。

Total Bilirubin (T-Bil) : 總膽紅素,正常值:1.3 mg/dL 以下。

膽紅素主要來源是紅血球內紅素的代謝產物。紅血球平均壽命大約是120天,老舊的紅血球功成身退時,在脾臟中被破壞而釋出膽紅素。這些膽紅素大部份經由肝細胞進行化學作用排入膽汁中,再由膽管注入腸道內,經糞便排出體外。如果肝細胞受損或膽管阻塞,膽紅素無法順利排出,就逆流進入血液中。所以膽紅素值如果上升,就可能會有膽管阻塞、肝細胞受傷或紅血球破壞過多等情形發生。

AS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 Aspartate transaminase) / GOT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也稱作穀草轉氨酶(GOT, SGOT),正常值:34 U/L 以下。

AL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 alanine transaminase) / GPT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 谷丙轉氨酶 (ALT),也叫血清穀氨酸丙酮酸轉氨酶(GPT , SGPT),正常值:36 U/L 以下。

肝臟如同一座工廠,不論代謝、解毒或合成東西,過程中都需要酵素。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受到破壞、壞死時,GOT、GPT就會從肝細胞內跑到血液中。例如,當人體免疫系統欲清除體內的B肝病毒等病原時,在搏鬥的過程中,免不了也會傷害到感染了病毒的肝細胞,致使肝細胞壞死、一起跟著陪葬,此時肝細胞便會釋放出GOT、GPT到血液中,進而造成肝指數上升。因此,透過抽血檢驗這兩種數值,可作為評估肝臟是否正在發炎的重要指標。一般人常稱GOT、GPT指數為肝功能指標,也因為這個名稱,讓一般民眾有一知半解的錯誤認知。事實上,專家認為稱之為「肝發炎指標」,比稱為「肝功能指標」更適合。而發現GOT、GPT指數異常後,下一步就是要釐清造成異常的原因,而非只是急著將指數降下來。

Na (Sodium) : 正常值:134-148 mEq/L,血清鈉上升:在水份喪失比鹽類喪失嚴重的情形下會發生,經由皮膚(大量排汗)、肺(持續性呼吸過強)、腸胃道(各種病因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及嘔吐)和腎(多尿,如糖尿病酸中毒)的排除。另外,在高醛固酮症時,腎對鈉的保留增加、庫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 及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不適當的水吸收(如昏迷、下視丘疾病)、脫水、及過量生理食鹽水的治療,均會導致血清鈉上升。
血清鈉下降:鈉攝取量減少、鈉流失(放血性低血鈉症)及腹瀉及嘔吐所導致的鈉流失、過量排汗、利尿劑濫用或鹽類流失性腎病(多囊性及髓囊性腎疾病、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滲透性尿液增多、代謝性酸中毒(陽離子排泄增加)、原發性及續發性腎上腺皮質素缺乏、先天性腎上腺增殖、稀釋性低血鈉水腫、慢性心臟衰竭腹水、糖尿病、肝硬化、肝衰竭、腎病症候群、間質性腎炎、營養不良或流體中毒、甲狀腺機能不足、高滲透壓、肺部腫瘤、胰臟、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肺感染、急性間歇性紫質沉著病、精神性劇渴、高血糖症、過量ADH的製造。
紅血球鈉上升:口型細胞增生,甲狀腺高能症。
尿液鈉上升:鈉攝取增加、月經後期多尿、原發性及續發性腎上腺衰竭(Na >10 mmol/L)、鹽流失腎炎(Na<10 mmol/L)、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小管酸中毒、利尿治療、糖尿病、巴特氏症候群(Bartter’s syndrome)、各種形式的鹼中毒,或其他鹼性尿的症狀。 尿液鈉下降:鈉攝取減少、經前鈉及水的滯留、適當水分攝取之腎外鈉流失(Na<10 mmol)、手術後24-48小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腎絲球過濾率降低(如先天性心臟衰竭、急性寡尿和腎前氮血症Na<10 mmol/L)、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寡尿(Na >30 mmol/L)、腹瀉、大量排鉀。
汗液鈉上升:囊性纖維化症、愛迪生氏病 (Addison’s disease)、家族性副甲狀腺不足、家族性外胚層化生之感覺神經視盲、遺傳性腎源性糖尿病、副甲狀腺不足。
汗液鈉下降: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唾液鈉上升:囊性纖維化症、風濕性關節炎。
唾液鈉下降:先天性心臟衰竭、腎上腺功能亢進。
糞便鈉上升:腹瀉(可高達60 mmol/L)。

K (Potassium) : 正常值:3.6-5.0 mEq/L,血清鉀上升:鉀供應增加、鉀快速的輸注。 體內鉀的重分佈(自細胞外液獲得的鉀):大量溶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嚴重的急性挨餓、劇烈活動(如癲癇患者)、惡性高熱併發感覺喪失、高鉀性週期性麻痺、酸中毒、脫水。 腎對鉀的分泌減少:任何原因造成急性腎衰竭導致寡尿或無尿和酸中毒、慢性腎衰竭寡尿之末期(GFR<3-5 mL/min)、愛迪生氏症、腎素-血管收縮素-皮質酮系統功能低下、偽皮質酮功能低下、劇烈活動、其他鈉缺失的情況、休克、嚴重溶血、組織缺血。 血清鉀下降:鉀攝取減少、慢性飢餓、持續性服用無鉀流體拾細胞外鉀的稀釋 (如手術後的病人)。 體內鉀的流失: 間質性的分泌:持續性嘔吐、腹瀉、間質性簍管導致的流失、小腸的絨毛腺癌。 尿液的流失:腎小管酸中毒、腎小管衰竭、梵考尼氏症候群、原發性和續發性皮質酮症、庫欣氏症候群、巴特氏症候群、滲透性多尿(如高血糖症)、鹼中毒、糖尿病酮酸中毒之葡萄糖新生、可體松、睪固酮、ACTH的服用。 汗液的流失:囊性纖維化症。 體內鉀的重分佈(流入細胞):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治療、家族性週期性麻痺、自細胞外液流失鉀(鹼中毒時流入細胞和尿液及當幽門狹窄時流入腸道)。 多重性:低溫、自傷口或灼傷處流失、利用維他命B12和葉酸治療巨母紅血球貧血、胰島細胞腫瘤所製造影響血管的腸道多太類 >200 pg/mL (>200 ng/L)、貪食。
尿液鉀上升:飢餓發作、庫欣氏症候群、原發性和續發性皮質酮症、原發性腎疾病(腎小管症候群、回收其之急性腎小管壞死、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ACTH、可體松、水和可體松的服用。
尿液鉀下降:慢性鉀缺乏、愛迪生氏病、腎病導致之尿量減少(嚴重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硬化)。 糞便鉀上升:嚴重腹瀉(≧60 mmol/day)、大腸直腸的絨毛腫瘤。 胃液鉀上升:胃黏膜損害。 紅血球鉀上升:先天性心臟衰竭。 紅血球鉀下降:長期性利尿治療、高皮質酮血症。 唾液鉀上升:囊性纖維化症。 汗液鉀上升:囊性纖維化症、高皮質酮血症、先天性心臟衰竭。

Cl (Chloride) : 正常值:102-112 mEq/L,當血清中氯離子值上升時: 脫水、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腎衰竭、糖尿病、長期腹瀉導致損失NaHCO3所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原發性副甲狀線疾病、頭部受傷導致下視丘損傷、腎上腺皮質亢進。
當血清中氯離子值下降時: 過度流汗、長期嘔吐、胃部抽吸、長期存在胃分泌物、鹽類損失性腎炎、愛迪生氏病、代謝性酸中毒所引起的有機陰離子增加、鉀離子損失所引起的鹼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大腦鹽類損失、頭部外傷、細胞外溢體積過多、間歇性比喀紫質血症。
當尿液中氯離子值上升時: 鹽類攝取增加、月經過後的生理現象、鹽類損失性腎炎、鉀離子不足、腎皮質機能不全、Bartter’s syndrom。 當尿液中氯離子值下降時: 鹽類攝取減少、月經過後生理性鹽類或水分滯留、嘔吐、腸嘍管、重度腹瀉、過度流汗後未補充鹽類、腎皮質功能亢進、手術後氯離子滯留、水腫、腦部損傷。
當腦脊髓液中氯離子值上升時:血清中的氯離子濃度上升。
當腦脊髓液中氯離子下降時:血清中氯離子濃度降低、結核性腦炎、細菌性腦炎。
當糞便中氯離子濃度上升時:嚴重腹瀉、先天性氯糞症、自發性直腸或結腸炎。

Ammonia : 正常值: 94 ug/dL 以下。偵測血中氨的濃度可以用來診斷肝硬化末期、肝衰竭、急性和亞急性壞死及Reye氏徵候群所產生的肝性腦病變及肝性昏迷。嬰兒的高血氨症可能是尿素循環代謝路徑的遺傳性缺乏的一種指標。

WBC (White blood cell) : 白血球,正常值:男 3.9-10.6 1000/uL、女 3.5-11 1000/uL。過高:感染或白血病的腫瘤細胞形成、過低:一般感染、造血機能異常。

RBC (Red blood cell) : 紅血球,正常值:男 4.5-5.9 million/uL、女 4.0-5.2 million/uL。過低:出血、溶血、貧血、營養不良、先天性疾病。

Hemoglobin (Hb) : 血紅素,正常值:男 13.5-17.5 g/dL、女 12-16 g/dL。過低:貧血。過高:脫水、過度水化。

Hematocrit (Hct) : 血比容,正常值:男 41-53%、女 36-46%。過低:貧血。過高:脫水或多血症。

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ean cell volume) : 平均血球容積,正常值:80-100 fL。過低:微小紅血球、缺鐵性或地中海貧血。過高:巨紅血球貧血、B12或葉酸缺乏。

MCH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ean cell hemoglobin) : 平均血紅素,正常值:26-34 pg/Cell。過低:微小紅血球、缺鐵性或地中海貧血。過高:巨紅血球貧血、B12或葉酸缺乏。

RDW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 紅血球分布寬度,正常值:11.5-14.5%。一個量度紅血球體積相差多少的指標。RDW高即紅血球的體積大小不一。RDW高的原因包括缺鐵性貧血、中型及重型地中海貧血、維生素B12缺乏、葉酸缺乏、骨髓纖維化等。輕度地中海貧血則不會增加RDW,所以這是區分缺鐵性貧血與輕度地中海型貧血的其中一個方法。

Platelets : 血小板計數,正常值:150-400 1000/uL。過高:結核病、溶血性貧血、CML、脾切除。過低:紫斑症、白血病、DIC、再生不良性貧血、病毒感染。

Segment : 多形核白血球,正常值:42-74%。量升於細菌感染、盲腸炎、肺炎扁、桃腺炎。量減於病毒感染、化學中毒、肝硬化。

Lymphocyte : 淋巴球,正常值:20-56%。量升於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腮腺炎。量減於急性傳染病、初期淋巴肉瘤。

Monocyte : 單核白血球,正常值:0-12%。量升於斑疹傷寒、結核病、單核球性白血病。量減於惡性貧血、敗血病、白血球高度增加。

Eosinophil : 嗜酸性球,正常值:0-5%。量升於寄生蟲感染、過敏症、氣喘。

Basophil : 嗜鹼性球,正常值:0-1%。量升於慢性顆粒性白血病、骨髓樣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