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browsing category

Health, Page 4

8種食物趕走憂鬱

資料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編輯中心報導 人的喜怒哀樂其實與飲食有密切的關系,人體的血清素有助於安定情緒、解除焦慮,而有的食物就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分泌,為人帶來快樂的情緒。德國科學家從一項針對大蒜的功效研究中發現,吃了大蒜後,感覺不易疲倦和發怒。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訊息到神經細胞,近代發現,血清素和人類情緒有關,當提升腦中血清素的含量時,讓許多憂鬱症患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癒力。 以下8種食物可「殺」憂鬱,提升快樂度,包括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深海魚、香蕉、全麥麵包、波菜、大蒜等。南瓜可提升好心情,是因為富含維生素B6和鐵。 溫熱的牛奶向來就有鎮靜、緩和情緒的作用。雞肉富含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的維生素B12,所以當晚上睡不好、白天感覺疲憊時,可多吃點雞肉。 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因為海邊居民把魚當作主食,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有類似作用,讓身體分泌更多血清素。 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全麥麵包因為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而成為抗憂鬱食物。此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在5個月後會出現無法健忘、焦慮等症狀,而菠菜的葉酸含量很高,因此多吃有益。 另外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但能帶來好心情;德國科學家從一項針對大蒜的功效研究中發現,吃了大蒜之後,感覺較不易疲倦、焦慮與發怒。

身心醫學科醫師指出 食療可減緩憂鬱症

來源 : 今日新聞網 記者蔡慶智/嘉義報導 均衡的飲食,對憂鬱症患者有助益!嘉義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表示,廣泛攝取各種蔬果,人體可以吸收到色氨酸、維他命B群、維生素C、類胡蘿素、鈣和鎂及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去除自由基、調整自律神經系統,穩定情緒,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 嘉義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指出,一位25歲男性,因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的行為,由家人帶到身心科門診,經詳細的病史詢問,已達到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準則;在考慮後續的治療措施時,病人和家屬就接受一週一次的心理治療,但對是否服用抗憂鬱劑仍有猶豫,因而建議患者從飲食上著手,獲得不錯的效果。 許哲華表示,得憂鬱的人,腦是處在慢性發炎(Inflammatory ) 的狀態,諸多研究報告顯示,Omega 3 多元不飽合脂肪酸,具有神經功能維護和抑制過度發炎反應的生理功能,而吃深海魚就可以攝取到Omega 3。 乳酪、香蕉、馬鈴薯、豆腐、各種堅果如杏仁、南瓜子等,含有色氨酸,它是一種氨基酸,可以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穩定情緒;小麥、小米、雜糧麵包、五穀饅頭、胚芽米、薏仁、深綠色蔬菜、瘦肉等,含維他命B群也可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焦慮,減少一些不特異性的身體不適感,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 吃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素,可以抗氧化,清除不利人體的自由基,減少慢性發炎狀態,穩定情緒,攝取含鈣的食物可安定神經和情緒,含鎂的食物甚至可降低幻聽或幻視。 許哲華醫師強調,食物「調理」固然也可起到部份作用,但應考量到其用量較難精確化等因素,必要時仍須以抗憂鬱劑為優先。

如何幫助憂鬱症朋友? 試試傾聽與陪伴吧

來源:今日新聞 (2006/10/06) 記者: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身邊有憂鬱症朋友,卻不知如何陪伴或幫助他嗎?近來因憂鬱症引發自殺事件頻傳,像是日前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妻舅詹明智,因憂鬱症發作跳樓自殺身亡,到底應怎麼陪伴這些憂鬱症患者,董事基金會、自殺防治中心及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共同拍攝「傾聽與陪伴」3分鐘宣導影片,呼籲民眾能正視憂鬱症朋友,給予他們最好的聆聽與幫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有憂鬱症,是全球第4大疾病。影片中出現曾經深為憂鬱症所苦的名演員葉歡現身說法,自己那段曾被憂鬱症纏身的日子,每天最痛苦的是傍晚和早上起床後,睜開眼,便不知怎麼度過接下來的24小時… 名導演鈕承澤也指出,自己曾陪伴過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只不過他覺得自己犯了最大的錯誤就是常「自以為是」出各種意見,想幫忙朋友解決困擾,可是其實他發現,用心陪伴與傾聽才是最好的方式。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邱震寰指出,若是身邊的朋友出現以下狀況,就可能是得了憂鬱症。如出現2 周以上情緒低落、突然吃很多或吃很少、躺在床上不想動、注意力差無法集中、果斷也變成猶豫不決…這都可能是憂鬱症前兆,應盡速尋求醫師專家解決。 自殺防治中心副主任戴傳文也說,根據研究資料,自殺身亡者中有近9成的人生前均為憂鬱症患者,他認為,如果當時身邊親友能花點時間在身邊陪伴,多給一些支持與陪伴,或許救可減少許多遺憾發生。 家喻戶曉的孫越叔叔在場也強調,應該多花一點時間陪伴憂鬱症朋友,帶他們多去做運動、或者靜靜陪在身邊聆聽、不要再給過多壓力,都是好方法,總之,遇到太多挫折與壓力,應適時讓自己放鬆,帶憂鬱症朋友去看醫生,陪伴他們是做朋友的責任。 — 別太自以為是

C肝根治率高 醫師籲:及早治療,勿忽視肝硬化風險!

文章來源 :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C肝根治率高達六成以上,雖然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僅為3~5%,但若感染C型肝炎未及早治療,20年後將有20~30%的患者演變成肝硬化,其中每年更高達5%~10%的肝硬化患者,可能演變成肝衰竭,3%~5%導致肝癌;對此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林俊彥醫師呼籲,目前C肝根治率高,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以降低肝硬化或肝癌風險! 日前曾有一對年約55歲的夫妻,共同感染C肝,當初先生因產生嚴重腹水症狀,就診才發現為C肝引起的肝硬化末期,一同陪往就診的太太經由檢驗後也得知感染C型肝炎,先生因深受病痛所苦,多次鼓勵太太治療,但太太推三阻四,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直到先生病情惡化,過世前2、3個月時,太太才在先生的催促下,前來就醫。治療中,先生不幸過世;但太太把完成治療,當作先生的遺命,堅持到底。治療一年後,終於完成治療療程。停藥半年後,再檢驗血中病毒,也測不到病毒量,證實已成功治癒C型肝炎。 對此,林俊彥秘書長表示,由於C型肝炎無明顯症狀,僅會產生疲累感且不易察覺,民眾易忽略疲勞症狀而不以為意。多數得知罹患C型肝炎的民眾,通常藉由健康檢查得知肝功能指數異常,經由進一步血液檢查才得知感染C型肝炎,林俊彥秘書長提醒,C肝根治率高,民眾應養成例行血液檢查的習慣,40歲以上的民眾,也應多加利用健保每三年免費給付的健康檢查做進一步的血液篩檢。 林俊彥秘書長分析,目前C型肝炎治療,以長效型干擾素搭配口服抗病毒藥為標準療法,患者僅需進行半年至一年的治療。每週進行一次的長效型干擾素注射,可自行注射、或於住家附近診所進行施打,患者僅需一個月回診一次,進行抽血檢查治療狀況,再由醫師根據患者狀況調整使用劑量,這可以大幅提高C肝患者的治療便利性。而目前長效型干擾素分為兩種,一種為固定單一劑量的長效型干擾素,劑量不需依患者體重調配,有其使用的便利性,而另一種長效型干擾素則需視患者體重調配,若患者的體重較重,則需要更高的藥劑用量,對於體重起伏較大的病患較不方便。 林俊彥秘書長表示,干擾素為免疫調節劑,主要機轉是促進人體對抗C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功能,但治療中容易產生頭痛、肌肉酸痛等類似感冒的現象;而口服抗病毒藥則會有貧血等狀況,像是頭暈、走路喘急等症狀,但可藉由施打紅血球增生劑,來緩解貧血的現象。針對患者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不適,醫師皆會視患者情況,搭配支持性藥物給予緩解,至於少數患者所產生的掉髮現象,林醫師表示,停藥後頭髮皆會再生長回來,且實際副作用因人而異,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目前C肝根治率高,以長效型干擾素搭配口服抗病毒藥成效顯著,針對第二、三型的C肝患者,高達90%以上的治癒率,可成功將C肝病毒終身清除,第一型的C肝患者,也有60%以上的治癒率,林俊彥秘書長表示,C肝根治率高,患者僅需接受半年至一年的治療期,就能換來極高的C肝根治率,患者應及早就醫治療,對於治療也應深具信心,不要懼怕! 林俊彥醫師同時強調, C型肝炎治療需秉持「3心2力」的原則,所謂3心即為「關心、耐心、愛心」,患者需「耐心」持續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家人應具有同理心,多「關心」體諒患者的不適,有「耐心」的幫助病人熬過治療期,並秉持著「愛心」,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應多給予愛的關照;而2力則為「耐力」和「毅力」,患者需有「耐力」來忍耐治療中的不適感,並具有「毅力」,堅持完成半年至一年的治療期。 此外,林秘書長提醒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過程中,也應戒除菸酒,根據研究顯示,有飲酒習慣的C肝患者,其罹患肝癌機率與無飲酒習慣的C肝患者相較之下,高出2~3倍,且對於治療成果有極大的影響,其治癒機率將可能降低至原先的六成以下。而有肝發炎、纖維化的患者,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食品,以免保肝不成,反而導致急性肝衰竭。患者唯有及早接受正規治療,才是治癒C肝的不二法門! — 我之前一直以為C肝沒有辦法醫. 看到這篇文章又燃起了希望!

睡不夠或過多 恐大腦退化

來源 : 中央社台北2日電 美國學術期刊「睡眠」雜誌刊登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年人最理想的睡眠時間是每晚7小時,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都可能導致大腦退化,引發認知能力下降。 新華社報導,根據報告的定義,睡眠不足是指每天睡眠不到6小時;睡眠過多是指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研究涉及5431名35至55歲之間的中年男女。 研究步驟是,1997年至1999年間,研究人員向被調查對象詢問他們在一週內每晚平均睡眠時間;在2003年至2004年間,研究人員詢問同樣的問題,並對比被調查對象在這兩個時間段出現的睡眠時間變化;接著研究人員對被調查對象進行6項認知能力測試。 結果發現,每晚睡眠7小時的中年男女在所有認知能力測試中得分最高,其次是每晚睡眠6小時的中年男女。一旦被調查對象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或超過8小時,認知測試成績就比較差。 研究指出,睡眠過少或過多所引起的認知能力退化,相當於比實際年齡老了4至7歲。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論不受其他與認知能力有關的因素影響,如健康狀況、家族病史和教育程度等。 研究人員解釋說,人體各項生物功能需透過睡眠調整,充足的睡眠可以養精蓄銳;相反的,睡眠不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誘發多種疾病,並加速大腦老化。至於睡眠超過8小時為何認知能力下降,目前原因還不清楚。 — 有時候我睡多..大部分睡太少.. XD

慢性咳嗽 常是鼻涕倒流作怪

來源 : 自由時報 文/黃煜庭 常有病人說:「我感覺喉嚨有很多痰,咳嗽時,也會咳出黃綠色的痰,我是不是得肺炎了?」也有家長說:「我的小朋友咳嗽時,痰音很重,為什麼肺部聽診還好呢?」 當這些患者張開嘴巴檢查時,常可發現在他們的咽喉壁上卡著黏黏像「膠水」的東西, 這其實是鼻涕倒流的症狀,並非肺部真的出了什麼問題。 鼻涕倒流就是鼻涕倒流至鼻咽部及喉嚨。首先,在解剖構造上,鼻腔的後方和喉嚨是相通的,而鼻涕的製造其實是持續不斷的,只是正常情況下,鼻涕是清清水水的東西,且流速很慢,因此正常人是不會有任何感覺,一旦鼻腔及鼻竇的生理構造改變(如感冒、鼻竇炎、鼻過敏及長期吸菸時),就會讓人感到這些分泌物聚積或卡在喉嚨內,或感覺由鼻腔的後面往下流,這就是鼻涕倒流。 病人有時會質疑說:「我又沒有流鼻涕,你怎麼說我有鼻涕倒流的症狀呢?」這是因為鼻涕量不是很大時只會往後流,量多時就會連帶往前由鼻孔流出來。 鼻涕倒流是門診常見的問題,引起的臨床症狀也很多,例如喉嚨癢、清喉嚨、咳嗽。鼻涕倒流引起的咳嗽在晚上睡覺或清晨起床時會更加嚴重;醫學報告也證實,慢性咳嗽的原因中,以鼻涕倒流最常見。 另外有些患者會感覺喉嚨深處有痰,或是會感到喉嚨乾燥,聲音容易沙啞。 耳塞感也是鼻涕倒流的症狀之一,因為連接中耳腔及鼻咽部的耳咽管,正好位於鼻腔後外側,鼻涕倒流時可能堵住耳咽管開口,造成耳朵不適。 鼻涕倒流的處置主要是根據其病因來加以治療,而非一味使用止流鼻水藥物(抗組織胺),因為大部分鼻涕倒流,就是起因於鼻涕變黏稠所致,而抗組織胺正好會使鼻涕變得更黏稠。 ◎除了藥物治療外,一些居家保健方式也有幫助,例如: ●用溫鹽水洗鼻:每天兩次以潤濕鼻腔,清除鼻腔內黏稠分泌物及所沾附的細菌、灰塵或過敏原。 ●保持空氣中的濕度及空氣品質:在使用空調的房間內放一盆水,以免空氣過於乾燥,影響到鼻腔內的濕度。也要避免吸二手菸及污染的空氣。 ●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避免甜食、油炸食物:充足的水分是避免鼻涕黏稠的最重要因素。甜食、油炸食品會加重鼻涕黏稠度。 ●充足的睡眠及放鬆心情:熬夜、睡眠不足、情緒緊張、壓力大等,都會讓症狀更嚴重。如果喝的水分足夠,但仍覺得口渴,就要注意睡眠與壓力。 (作者為台中市快樂小兒科診所醫師) — 這是目前我的癥狀.看來暫時時不能吃甜食與油炸的東西了.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研究:馬路旁噪音 易使老人中風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馬路旁車潮不斷傳來的噪音,有可能增加老年人罹患中風的機率!丹麥一項研究發現,噪音每增加10分貝時,出現中風的機率增加14%,65歲以上的人,其風險則增加到27%。 丹麥癌症學會研究人員觀察5萬7千多名50歲至64歲長者健康情形,經過長達10年的觀察,曾中風的人數為1881人,而他們居住的地點,測得平均噪音分貝為40到82,研究人員表示,一般大都市噪音值為50~55分貝,機場周遭分貝則高達60~70分貝。 研究人員瑟倫森表示,「這次是首度研究噪音及中風兩者的關聯,我們發現,由聲音造人的壓力會迫使睡眠中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因此容易增加中風風險,」丹麥研究人員也預估,每年丹麥人中風病例為1萬2千多人,其中受噪音傷害而增加的病例約600人。 美國杜克大學杜克中風研究中心主任高施頓醫師表示,「除了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會受影響之外,都市生活容易接觸高熱量食物,都有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 研究人員也表示,防止自己曝露在噪音影響下,政府等單位可在道路旁興建隔音牆,住戶可加裝防噪音玻璃,降低噪音影響生活品質。 本次研究發表於《The 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

爬山染恙蟲病 男子三度就醫

〔自由時報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衛生局昨天指出,一名五十五歲男子日前前往烏來山區爬山後身體不適,就醫後確診為恙蟲病,目前仍在醫學中心治療。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林國甯說,家住板橋的五十五歲男子,去年十二月四日曾到烏來山區爬山,十二月二十日出現類似輕微感冒症狀,十二月廿三日轉為發燒及紅疹,三十日出現不自覺顫抖的症狀,期間雖兩度就醫治療,仍未獲改善,今年元旦再因身體不適轉往醫學中心住院。 林國甯說,去年全國恙蟲病確定病例共三百八十四例,新北市佔三十例,其中十二例與山區活動有關,提醒民眾從事登山活動,最好穿著長袖衣褲,避免遭恙蟲叮咬感染恙蟲病。 衛生局指出,遭恙蟲叮咬後,叮咬處會形成焦痂,發病後會出現高燒、頭痛,也可能出現結膜充血或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一週後,身體有可能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數天後消失;恙蟲病若未經妥適治療,死亡率高達六成,若接受適當的治療,可降至五%以下。 衛生局提醒恙蟲體型非常小,肉眼幾乎看不見,預防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野外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並穿著長袖衣褲及長靴以避免皮膚暴露。 — 我算是喜歡爬山..所以這對我來說是很實用的資訊..XD

85種蔬菜營養打分數 「菠菜」是首選

文章來源 : 中廣新聞網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不過在諸多種類蔬菜當中,哪些蔬菜又是上上之選?最近美國「公眾科學中心」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給85種蔬菜的營養打分,結果菠菜、甘藍和蘿蔔纓得分位居前三名。 專家們是依照熱量、維生素K、葉黃素、維生素C、鉀和纖維素等含量指標來做為評分標準,菠菜獲得「超級營養蔬菜」的美名,因為菠菜含有葉黃素、維生素A、錳、葉酸、鎂、鈣、鐵以及類黃酮和類胡蘿蔔素等多種元素。 功能上,它具有預防痔瘡便秘,保護視力,改善缺鐵性貧血等作用。 至於甘藍菜,獲選主要原因是維生素K含量極高,及含有豐富維他命A。對脾胃功能有幫助,還能輔助治療上腹脹氣疼痛、嗜睡等疾病。 第三名的蘿蔔纓,國人比較少食用,它的維生素C跟鈣含量都很高,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美白增強皮膚彈性、預防色斑等功能。 — 可惜我不喜歡菠菜.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