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browsing category

Health, Page 5

助人為快樂之本 有科學證據

來源 : 中廣新聞網╱郭希誠 英國研究證實,幫助別人確實會讓自己變得快樂又健康。 撒塞克斯大學研究人員找了一批人接受實驗。連續九天日行一善以後,這些人的壓力減輕了,自信心多了,身體狀況也比較好,人也快樂了。 負責研究的路易斯博士說,壓力大,人的免疫功能會打折扣還會讓血壓升高,增加得心臟病的機會,也可能造成不孕。所以,他建議大家多幫幫別人,讓自己快樂一點、健康一點。路易斯說,幫助別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受到幫助的人心請也會變好。接受過幫助的人也願意再幫別人。引發一個良性循環。

28歲工程師每天打電腦10小時 頸椎退化神經病變

文章來源 : 中廣新聞網 電腦族要小心了。台中縣一名28歲陳姓工程師,每天操作電腦十小時以上,由於長時間駝背作業,姿勢不良,壓迫頸部,年紀輕輕,就因為頸椎關節退化,以及脊髓病變,必須進行手術置換人工關節。(寇世菁報導) 台中縣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程久俊表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容易腰酸背痛,透過休息,幾乎都會好轉,但這位在擔任工程師的年輕男性,就沒這麼幸運。28歲的陳先生,因為工作需要,幾乎都在電腦前度過,每天操作電腦十小時以上,但姿勢不正確,常常駝背、仰頭寫程式,一年前開始頸部痠痛、手麻不止,接受復健治療,仍然不見起色,上個月轉到光田求診。醫師說,經過X光以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第4、5、6節的頸椎,明顯退化,連帶神經也受到壓迫,造成病變,病情已無法透過藥物或復健改善,繼續惡化,恐將影響活動力,造成視覺、平衡感以及四肢反應的問題,因此必須進行手術置換人工關節。由於陳先生還年輕,希望能儘快回到工作岡位,因此選擇進行新式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術。 程久俊醫師說,這種新式頸椎人工關節置換術,耗材不同、傷口較小、技術更先進,手術3小時,出血量不到 20CC,術後也不用帶著笨重的頸圈,手術後隔天就下床趴趴走,1周後出院,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醫師提醒,關節退化脊髓病變,並非老年人專利,年輕人如果長期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運動姿勢錯誤等,都可能導致病症的發生。建議選擇有扶手的椅子,別讓手部懸空,增加肩頸負擔。除了保持正確的姿勢外,最好每小時都要起身休息或更換姿勢,這樣才能預防頸椎關節病變的發生。 — 我也是長時間使用電腦.而且姿勢不是那麼正確.前鎮子右手神經經常會麻尤其是在拇指附近.去看了醫生.醫生只開消炎止痛藥. 感覺不是那麼專業的醫生. 不過大部分的醫生都很會開這樣的處方. 最近我左頸椎也異常的不舒服. 看來要好好注意使用電腦的姿勢. 也期望大家能注意自己健康. 如果上班有那個學校打鐘休息提醒那該有多好. XD

姑婆芋解毒 專剋咬人狗、咬人貓

文章來源 : 自由時報 登山健行,走向戶外,相當有益身體健康。不過,除了常見的蚊蟲叮咬外,「咬人貓」及「咬人狗」是兩種很有名、會造成皮膚傷害的植物。 ●咬人狗,俗稱「恆春咬人狗」、「刺暈」,蘭嶼人稱為「ahateng」,意思就是「避開」。 咬人狗喜歡生長在平地至海拔800公尺以下,日光充足、環境稍濕的山區叢林、河邊或海邊。在台灣多處都有它的蹤跡,墾丁社頂公園、高雄柴山、台南烏山獼猴保護區、綠島、蘭嶼等,都是它常出現的地方。 咬人狗常是單棵或數棵樹獨立生長。其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約20到30公分,寬寬大大的,葉柄長約5至10公分(如圖)。其果實的花托呈白色半透明狀,很像「蒟蒻」。 ●咬人貓,別名「刺草」、「蕁麻」,分佈在低至中、高海拔的山區,溪頭、杉林溪可見它的蹤跡。 咬人貓常呈群聚生長。其葉片呈寬闊的卵圓形,有點像瘦長的心形,長約6到12公分。葉緣呈大大小小的鋸齒狀(如圖)。葉面有密生的粗毛。 咬人狗及咬人貓都是屬於「蕁麻科」的植物。之所以會「咬人」,主要是它們的葉子上,佈滿了透明刺針般的「焮毛」。「焮毛」是由表皮細胞凸起而成,它的下方是一個囊狀物,內含蟻酸。當皮膚接觸到時,蟻酸會刺激皮膚,產生麻、熱及刺痛感,持續時間約數小時,但有時會超過一天。除了用膠帶將刺入皮膚的焮毛黏出外,可儘速就醫,用藥減輕症狀。 ●若在野外被咬人狗或咬人貓「咬」到,無法立刻就醫時,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尋找「姑婆芋」(如圖),將其葉片搗碎後敷於皮膚上。 姑婆芋因含「生物鹼」,可中和「蟻酸」,達到消腫的效果。通常有咬人狗及咬人貓的地方,就找得到「姑婆芋」,兩者常相伴而生。天地間相生相剋的道理,真是奇妙! 下次爬山或生態之旅時,若一時想就地「大解」,手邊又沒有衛生紙,記得要分清楚。如果拿到咬人狗的葉子來擦屁股,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喔! (作者為高雄市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醫師)

全球每年300萬人死於不運動

來源 :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每天走6000步可預防疾病,達到延年益壽效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運動與健康部主任邁克爾‧普瑞特博士表示,根據調查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00萬人死於不運動。 中國衛生部、中國記協、可口可樂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吃動平衡、走向健康)」專家媒體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引述普瑞特說,美國運動醫學科學院正在推廣「運動是良方」的概念,主要做法是社區醫生把運動作為一劑處方開給社區大眾,通過運動來提高某一個社區人群的健康水準。調查顯示,越低收入國家,因缺少運動而死亡的比率就更高。 美國研究運動與健康學的教授胡剛指出,缺乏運動以及超重和肥胖是美國社會兩大公共衛生問題。根據美國2004年健康行為調查顯示,24%的美國人不做任何休閒運動,只有30%的成年人達到美國疾控中心推薦的標準,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次。 美國2008年全國營養調查顯示,將近68.3%的美國成人是超重和肥胖的。胡剛說:「如果每週5天進行半個小時的輕等、中等運動,包括走路、騎車,就可以預防疾病;如果把運動量提高到45或60分鐘,就可以降低體重,甚至保持健康體重。」 調查發現,如果一個人每週運動多於7個小時,未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減少45%,患冠心病危險減少51%。和正常體重的人相比,超重的人幾乎增加33%患心衰的危險;如果肥胖,未來患心衰的危險幾乎會增加一倍。肥胖者參加體育鍛鍊,會比不運動的正常體重或者瘦人患冠心病的危險低。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表示,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調查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佔總人口的28.2%,35到49歲的成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只有8%。 他說,近年來慢性病激增,主要就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少運動造成。其實,走路是很好的運動方式,每天走6000步,相當於每天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楊曉光指出,中國人烹調油攝入過多,特別是在北京,膳食標準是每天30克油,北京人每天達到了50克。另外,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攝入5克鹽,但大陸北方人每天吃用12克左右,超標1倍多。

喝錯水 輕傷身 重致癌

文章來源 :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臨床上曾有長期喝純水者,因缺乏人體所需礦物質,會影響嬰兒發育,容易導致智力遲緩或不長牙,而老年人則容易骨質疏鬆等案例。家醫科醫師姚偉明昨(二十七)日表示,有九十四%以上的人都呈現酸性體質,建議飲用弱鹼性的水,能中和酸性體質,調解身體機能。 曾經風行一時的電解水機,若飲用水源來自受重金屬污染的山泉水,容易釋出大量重金屬,長期飲用則可能有神經系統衰竭之虞;姚偉明醫師更進一步指出,一般家庭加氯消毒的自來水,煮沸後容易產生致癌物三鹵甲烷,隨著氣體蒸發被人體吸收,長期累積,可能引發腎癌、膀胱癌,甚至或增加孕婦流產、早產或生下畸形兒的機率。 姚偉明表示,一旦腸道老化,身體得不到足夠養分,人也會跟著衰老。鑽研飲水數十年的飲水達人吳文心表示,多喝水,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排毒,讓腸胃年輕。醫師也建議,每天喝水二千西西,可清理腸道「廢棄物」與避免便祕,有益健康,但一旦喝錯了水,卻可能傷身或致癌。 飲水達人吳文心也提醒,乾淨水為必要選擇,即使有加裝淨水設備,平時也要注意定期更換濾心,否則容易藏污納垢,反而使人產生疾病及老化。

健保B、C肝追蹤計畫 腹部超音波免費檢查

新聞來源 : 自由時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自今年1月起,B肝帶原者及C肝感染者若加入健保B、C肝追蹤照護計畫,可每半年免費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肝功能檢查。 據統計,國內20歲以上成人中,約有300萬人是B肝帶原者,約42萬人是C肝感染者;衛生署97年的死因統計,約有8000人死於肝癌,其中有80%為B肝帶原者,10%為C肝感染者。 另有研究指出,對35歲至59歲B肝帶原者及慢性肝炎者每6個月提供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降低37%的肝癌死亡率。 健保局官員表示,雖然目前B肝帶原者及C肝感染者到醫療院所就醫,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開單檢查,檢查費用仍由健保支付,但這些病患僅佔一成左右,而根據學者專家研究指出,有25%的B肝帶原者及30%的C肝感染者,因無外在明顯症狀,而不知道自己帶原或是感染。 健保局今年新增這個B、C肝追蹤照護計畫,主要是以獎勵誘因的方式,鼓勵醫療院所主動去發現新的病例,及主動通知病患每半年回醫院做一次追蹤檢查,如果因而發現早期肝癌案例,每一案例會再多給1000點(1點約0.92元左右),做為獎勵。 健保局官員進一步指出,對民眾來說,如果本身是B肝帶原者或是C肝感染者,可以主動找醫院加入這個追蹤照護計畫,一來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好的追蹤照護,不會因為自己工作忙碌而忘了要追蹤檢查,再者只要半年一到,就可以有免費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肝功能檢查的權益,不會因為醫師認為沒必要開檢查單,而被拒絕。 健保局官員表示,今年B、C肝追蹤照護計畫共編了2億元的經費預算, 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21家醫院及95家診所加入這個追蹤計畫,目前已收了1000多位B肝帶原及C肝感染病患。 民眾若想要知道有哪幾家醫療院所有加入健保B、C肝追蹤照護計畫,可以上健保局全球資訊網,點選「快捷查詢」後,再點選「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專區」,之後就會看到一個查詢方框,民眾只要輸入查詢方案名稱及地區,就可以查到。

用眼太多全身累 眼睛過勞牽動五臟六腑

來源 : 中廣新聞網 電腦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但是專家說,眼睛長期聚焦在電腦螢幕上,一天下來會覺得全身疲憊,甚至頭痛、失眠等現象,從中醫角度看,眼睛與身體經脈相互連通,眼睛過於勞累就會牽連五臟六腑。 中新網報導,眼睛聚焦需要眼部、頸部和肩部不同肌肉和神經的相互協調。研究顯示,眼睛長時間聚焦時,肌肉的緊張度會降低,影響大腦皮層調節肌肉運動的區域,從而使其對頸部、肩部肌肉運動的控制失調,引起肌肉張力增高。當這種緊張長期不能緩解時,相應部位就會出現慢性疼痛。 所以,眼睛可說是最容易受到疲勞侵襲的源頭,當雙眼疲勞時,眼眶周圍會難受、疼痛,眉心酸脹,出現怕光、流淚等症狀,還會頭暈眼花、頸肩酸痛、全身疲乏等情況。 專家說,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就不要長時間高強度用眼,看電腦、電視不要超2小時,每隔45分鐘休息10分鐘,可以看看遠處、喝點水或活動一下眼睛。另外,電腦最好調低一點,座位稍微調高一些,這樣可以讓眼睛睜得小一點,比較能保持眼部濕潤。 — 希望大家多休息多運動 😀 也順便提醒自己

找到一個我睡不好的原因

我之前一直很納悶, 為什麼我每到半夜3點就會自動醒來. 而且常常都是喉嚨癢到不行. 咳嗽咳起來. 之後我就得翻來翻去不好睡. 剛剛我就咳很久了, 但是天氣明明不會冷.不管我怎麼蓋棉被,我還是咳不停. 我睜開眼睛一看.我嘴巴距離蚊帳好近.喉嚨會那麼癢肯定是吸了很多灰塵. 原來我的蚊帳累積太多灰塵. 導致我吸了很多灰塵. Orz 兇手就是它. 我常鼻子不通, 都習慣用嘴巴呼吸.真是恐怖! 腎主納氣 : 腎臟攝納肺臟吸入之氣,從而調節人體呼吸運動。雖然人體呼吸運動主要由肺臟負責,但吸入之氣,必須由腎臟進一步攝納,呼吸才能順利通暢。因此只有肺、腎功能相互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的呼吸運動。所以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中醫理解正常呼吸運動 對腎來說,只有腎氣充盈,固攝、受納功能正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勻,氣道通暢。如果腎氣虛衰,未能適當地攝納吸入之氣,就會出現呼氣多吸氣少;患者表現吸氣困難,體力活動更加促使氣喘,自發性出汗、精神疲憊等,中醫統稱為腎不納氣之病証 文章來源 : 中醫腎的功能 …

素食保健 新四類食物素素看

(自由時報) 文/楊榮森 心臟病、癌症、高血壓、痛風、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常都是因為「吃太好」所致。「自然飲食,健康保健」提倡素食為保健重要基石。目前台灣逾200萬人為素食人口,並且日漸增加,西方國家亦然。 素食的確有許多好處,包括攝取抗氧化物、減輕體重、清空腸道、降低血脂、改善代謝功能,促進排尿,降低致癌風險等。 1991年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The 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建議以「新四類食物」,即全穀物、豆類、蔬菜、水果,作為健康新主張。 ●全穀物為未精製穀物類,包含米、小麥、麵包及其他穀物,可提供豐富纖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等。 ●豆類富含食物纖維、蛋白質、鐵、鈣、鋅、維生素B等。 ●蔬菜提供維生素C、β胡蘿蔔素、核黃素、纖維及微量金屬,如鐵、鈣等。 ●水果提供大量食物纖維、維生素δ、β胡蘿蔔素等。 人類飲食不均衡或貪圖美味而偏食,過度美食下,潛藏著日後病根,唯有攝取足量蔬果才是對治妙方。 在疾病治療期或手術期間,營養補充應注意符合基本原則,選擇食物時,須攝食足夠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必要時,應攝取營養補充劑。多攝食蔬菜和水果,不僅能提供維生素和抗氧化物,減少發炎程度,且維生素C還有益於合成膠原質,應適量攝取。 不過,如有先天性尿酸代謝能力差或痛風病人,要避免高普林食物,如豆類、香菇、蘆筍、筍乾等,但可考量搭配進食麵筋和豆類製品,以期達到營養互補。 有些病患同時罹患多種疾病,需更嚴格注意兼顧限制飲食,在營養師協助下,規劃享受健康素食,促進疾病復原。 營養均衡的素食有益健康,改善病情,防治許多慢性疾病。健康素食者應攝食新鮮、自然、低脂(低油)、低熱量、高纖、多水分、低糖、少調味料、低鹽的飲食,且不偏食、不過量、選購來源可靠、安全食物,搭配烹調得宜,補充素食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真正吃出健康與長壽。 (作者為台大醫院骨科醫師)

紅酒與巧克力 能有效殺死癌細胞

來源 : 台灣新生報 根據今天在此間發表的研究報告,紅葡萄酒(Cabernet)和巧克力是殺死癌細胞的有效藥物。血管新生基金會領導人李威廉(William Li)在著名的技術、娛樂與設計(TED Conference)大會上說,紅葡萄與黑巧克力加入藍莓、大蒜、大豆和茶等成分,在滋補身體的同時,也能餓死癌細胞。 李威廉說:「我們是以抗癌特性來評價食品,」「我們每天三餐吃的,就是我們對自身的化療。」設在麻薩諸塞州的血管新生基金會,鑒別上述食品都含有一種化學物質,能阻止血液流到腫瘤,可以餓死癌細胞。 李威廉引用哈佛醫學院)的研究,顯示男性每周數次食用烹煮過的蕃茄,可以降低30%至50%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他說:「我們身邊正發生一場醫學革命」,「如果我們的研究正確,將會對消費者教育、飲食服務、公共衛生甚至保險公司造成影響」。 在一種名為「抗血管生成」的治療法上,已大約有10餘種藥物使用在阻止血液流到腫瘤;血管新生基金會拿若干食品與已批准使用的藥品相較,發現在對抗癌細胞方面,大豆,香菜,紅葡萄,莓果和其他可吃食品,不是更有效就是更具威力。 李威廉指出:「我們發現在大自然中,有許多食物和草藥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功能。」